丶
  •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

    进入思维导图模式
    • ​材料及结构疲劳失效的特征

      • ​概念

        • ​在变动载荷作用下,材料会逐渐产生微观的和宏观的损失,这种以塑性变形为主的损失会降低材料的继续承载能力并引起裂纹,随着裂纹逐步扩展,最后将导致断裂,这一过程称为疲劳(疲劳即是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

      • ​第一个特征

        • ​疲劳断裂形式与脆性断裂形式有明显差别

      • ​第二个特征

        • ​疲劳强度难以准确定量强度

      • ​第三个特征

        • ​疲劳破坏一般从表面和应力集中处开始,而焊接结构的疲劳又往往是从焊接接头处产生

    • ​疲劳试验

      • ​基础疲劳试验及疲劳曲线

        • ​平均载荷为零的对称循环疲劳强度曲线

        • ​最小载荷为零的脉动疲劳强度曲线

        • ​疲劳极限

          • ​当应力幅低于某值时,应力循环无数次也不会发生疲劳破坏,此时的应力幅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 ​疲劳断裂的物理过程和断口特征

      • “​五个”阶段

        • ​亚结构和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

        • ​产生微观裂纹

        • ​微观裂纹长大和合并,形成“主导”裂纹(裂纹萌生与扩展之间的分界线)

        • ​主导宏观裂纹的稳定扩展

        • ​结构失去稳定性或完全断裂

      • ​“三个”阶段

        • ​裂纹萌生

        • ​裂纹稳定扩展

        • ​快速失稳断裂

      • ​特征

        • ​微观

          • ​裂纹萌生区

          • ​扩展区

          • ​瞬断区

        • ​宏观

          • ​断裂开始点向四周射出类似贝壳纹的疲劳裂纹

    • ​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

      • ​应力集中

        • ​影响因素

          • ​接头几何形状

          • ​受力性质(大小,方向)

          • ​焊接缺陷

        • ​对接接头

          • ​应力集中系数比其他几种类型要小,主要集中在焊趾,其次在焊根

        • ​十字(T形)接头

          • ​应力集中通常要比对接接头高很多,疲劳性能也相应较低

        • ​搭接接头

          • 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高于对接接头​,疲劳性能低

      • ​残余应力

        • ​是制造内应力的一种形式,在疲劳裂纹扩展中随着裂纹尺寸的逐渐增长,承载截面减小,原有的内应力场会随着自适应协调和重分布,使受力分析工作更为复杂

      • ​焊接缺陷

        • ​构件表面或近表面焊接残余拉应力峰值区域的大尺寸面缺陷(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片状夹杂物)(最严重)

        • ​严重的咬边

        • ​大尺寸或密集型气孔若位于表面或近表面

    • ​焊接结构疲劳设计及提高疲劳强度措施

      • ​工艺措施

        • ​降低结构应力集中及减少接头缺陷

          • ​从设计制造方面控制结构或接头的应力集中

          • ​从焊后加工处理方面进一步降低应力集中

          • ​从控制缺陷方面降低应力集中

        • ​调整残余应力场

          • ​结构或接头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

          • 局部加热处理获得有利的残余应力场重分布状态​

          • ​对应力集中处实施局部超载(过载)拉伸获得压应力

          • ​对构件表面实施强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