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
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交谈前 心理建设
坚持自己的个性,交谈才会更有趣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独特和他人的独特之处会打开沟通力的大门
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学习和成长,而非模仿他人
内向的人更擅长深思熟虑,外向的人更有行动力
Chapter 3 为什么听不懂 说不清
词语过滤器的形成
每个人有不同的背景和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自己的过滤器(固定认知)可能成为我们做出有益行为的阻碍
拆掉思维里的墙
不要根据自己的假设采取行动
eg. Ta好像不喜欢我
Chapter 4 挑战我们心中的假设
不要主观判断接近对方的可能性
双方会根据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判断接近对方的可行性。
但这样的假设常是错误的
不要让自己的假设阻碍谈话
1.我不想贸然闯入
但其实别人接近我们时,我们是感激的
最坏的结果是不来电,此时优雅结束交谈就好
2.他们可能不喜欢我,或认为我无趣
3.他们比我更有自信
多数人都只是看上去让自己自信而已,而且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求
4.对方一个人,是因为他喜欢这样
如果是这样,他就不会来社交场合了
5.我不了解他们,不知道他们喜欢谈论什么
这其实是优势,不了解才有谈论话题
6.如果交谈不愉快,我会觉得很挫败
交谈的目的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优秀,而是在两人之间建立联系
不要以己度人
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真正的沟通是理解他人,而非改变他人思想
总觉得对方和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一样的
忽略对方性格的独特性,会让交流非常困难
Chapter 10 如何控制交谈产生的压力
心理
在交谈前进行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想象
如果交谈不顺,不要责怪自己,因为这是两方的责任
回顾已经完成的对话,思考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回复
生理
呼吸练习、锻炼等等
经常实践控制压力
交谈时
Chapter 6 让自己变得有趣
日常建设
“样样都通”比“一门精通”更重要
和对方的共同话题越多,对方觉得你更有趣
尽可能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无需精通,略懂即可
保持好奇心
假设所有和你交谈的人都知道一些你不知道且很有趣的事情,以弄清楚这些问题为目标
如何为交谈做准备
30s自我介绍
一份关于自己的概况和工作
一份不包含工作
准备一些开场的问题
从可知的对方兴趣、爱好、观点等出发
将问题和评论集中于彼此都感兴趣的大环境或外部事件
广泛浏览新闻事件等
如何进入新交谈小组
don't
不要一开始就讨论自己,这样会显得自我
不要一开始就评论别人的观点,或宣扬自己的某种价值理念
do
对于本来的话题稍作评论,避免争议和武断即可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根据情境或别人的回答,判断他们想继续讨论的话题
从肢体语言判断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也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对方的办公室摆设等)
真诚、细心的赞美为双方架起一座桥梁
Chapter 5 找到共同兴趣点
美好之处
更多可以讨论的内容
压力减少
交谈更刺激
Chapter 7 从他人角度出发
真正对他人感兴趣
don't
把全部精力放在吸引他人注意力,让他人满足自己需要上,这是以自私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do
以服务他人,满足他人需求为基础,他人也会投桃报李,且更信任喜爱对方
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能影响他人
满足他人需求是自己的选择,这会影响他人的反应,但不要对他人进行任何强迫
从积极的镜头审视自我
接受
不要追求每次交谈都完美无缺,挫败感会影响以后的交谈
愿景
不要因为少数人的消极反应而否定自我价值,总会有人不满意
积极性
不要和别人比较,接受自己的独一无二性
感恩
感谢别人和自己交谈,给自己的时间和关注
满足
做到坦诚(内外一致),真正接受自己
Chapter 8 学会倾听
认真倾听别人,别人才有兴趣和你进一步联系
别让肢体语言出卖自己
不要让肢体语言表现出自己没在倾听,这会让对方不愿和我们建立联系
如何传递正向的信息
听时
屏蔽周围环境
“你很重要,周围的一切都不会使我分心”
保持目光接触
时不时点头,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
不要插话
这样对方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反馈
根据对方所谈提出问题,并从回复中获取信息
评论要与对方所说内容相关
重复对方的话题
但不要鹦鹉学舌,用自己的话复述,让别人觉得ta得到了理解
不要害怕沉默
等待对方打破沉默,根据对方所说继续交谈
倾听卡壳怎么办
走神
对之前听到的内容评价
诚恳告诉对方,自己还在消化之前的内容,可否再重复刚才的话
跟不上对方的思路
及时询问并弄清并无大碍
“我真的希望理解你的话语,我需要你帮我实现这一点”
对方不感兴趣
找到对方的专业或热情所在,人们喜欢谈论这些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体面结束对话
Chapter 9 学会提问
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的结合
多提开放式问题
交谈更加容易 对方会拓展思路,讲述自己
对方会更有安全感
如何提一系列封闭式问题,对方会觉得自己被质问
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对方会觉得你是真正在意他,才会提这样的问题
真正掌控交谈的方向
让自己很放松,并真正掌握谈话方向
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的转换
最开始用封闭式问题了解背景,再换为开放式问题
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
6要素探索
who/what/when/where/how/why
将封闭式转化成开放式
“那热不热”-“你那儿天气如何”
如果对方回答太简短,可以提出几个封闭式问题,
获取更多信息后,再回到开放式问题
鼓励对方多说
“你说的很有趣,能再说一点吗?”
“难以置信!你之后受影响了吗?”
“如果我身临其境,真不知道能不能像你一样处理得当,你当时感觉怎样?”
“今天过得怎么样?”-“给我讲讲一天的经历吧!”
有效提问的技巧
事先做好计划
实现了解要会面的人,寻找自己和他们的共同之处,设计问题
列出问题清单
准备几个一般性的问题,熟记于心
在场面冷掉或在一个问题上谈论太久时,提出来
开始交谈时,不要选择难回答的深奥问题
选择开放性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真正在意对方的回答
当心比较冒险的问题
双方很久没见时,提出不当问题可能使双方尴尬
“上次我们聊天时,你说工作有些棘手,后来怎么样了?”
不理解的问题,不妨直接提问
这样反而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听讲
如果对方失去了兴趣,你可能只关注了交谈而非其真正想法
销售-“和顾客有效的交谈,对方所说至少要占70%”
遇上沟通高手怎么办
坦诚相对
如不确定如何作答,不妨请对方重复问题
使用幽默要当心
如果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中看不出任何提示,不妨问他们是否满意
”这是我的想法,你觉得呢?“
“我说得通吗”
用故事呈现自己的经历,但重心仍要在对方那里
“我以前....,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不要显摆自己
自己少显摆,多给别人显摆的机会
Chapter 11 如何应对棘手的交谈
对方你意见不合
谦卑
接受自己的立场未必是最好的可能,仔细倾听对方的立场,而不是自我防卫
与其被迫说出自己可能后悔的言论,不如思考后再发邮件给对方
对方粗鲁
冷静谨慎的提醒
“恩,这让我有点不太舒服,你应该也不是有意那么说的对不对”
如果在言语上被攻击
离开而非爆发,那样是中了对方的招
对方很生气
仔细倾听,先化解他们的情绪
不要让自己被愤怒传染
遇到不恰当的幽默
和对方认识
交谈结束后对他进行提醒
和对方不认识
提醒对方注意,而不是让对方觉得是批评
“这个有点尴尬,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话题”
对方不停批判你
不要花精力去说服对方是他错了,不会管用
认同他说法说的正确部分
“我想知道你为何如何情绪激动,你能否告诉我,你对我有什么看法和担心吗?”
有人频频抱怨
选择恰当时机和对方聊聊,如这样的情绪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损伤和影响
要真的关心对方,而不是让对方觉得你只想纠正一个麻烦
有人给你施压
简单温婉-“不,谢谢,我不想那样”
有人喋喋不休
离开,或提出新问题,把交谈引向其它方向
有人总是插嘴
“请稍等,如果我没说完,可能等会就忘了”
Chapter 12 如何结束对话
明确交谈目的
结识新朋友、了解新信息、业务目的、销售、享受与他人的交流互动、说服和激励他人
结束方法
转移话题
当谈话不愉快时使用
去粗取精
回顾一下对方话语说的精彩部分,然后告诉对方自己另有事要告辞了
坦诚相告
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接下来要去干嘛,不要逃避他们
换位思考
请对方帮忙实现自己的目的,让对方有参与感
灵活机动
有新人加入时,悄悄离开
移花接木
介绍其他人彼此认识,让后借机礼貌离开
结束状态:隆重
人们只记得最初和最终的情形,结束得好会让他人满意而归
“和资深人士聊真是不错,谢谢你”
“谢谢你和我分享你的观点,现在我需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了”
交谈后
Chapter 13 记笔记,为人际关系加分
为再次联络做铺垫
初次见面像剥洋葱,一层即可
诚恳给予对方称赞
关注彼此生活经历的交集和讨论过的话题,这是以后接触的最可能原因
在交谈中重复对方的名字
倾听对方,寻找对方喜欢怎样的交谈方式(电话/邮件....)
记住对方的兴趣和爱好,并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提供更多信息
巡回对方下次是否还来,如果还来,可进行记录和提前准备
建议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简单活动
即使被拒绝了没关系,不用追问,第二天发一条信息表示感谢,“昨天很高兴认识你”
学会记笔记
把每个人的信息记录在册,按字母表排序
包括:家庭信息、特殊兴趣、重要事件、爱好、重要日期、讨论的一致之处、工作年限、居住地、出生地
在交谈前、后花几分钟整理信息,可以使交谈的影响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