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造字
《说文》:
“阳,高明也。”
字形:
左边是“阜”
指土山崖
字形就像高平无石的大土堆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样子
“土山曰阜。”像土山高大而上面是平的,人能居住
右边是“昜”
《说文》:“昜,开也。”指光照明亮
甲骨文的字形
上面“日”——太阳
中间一横为地面
下面的三撇为洒下的阳光
“昜”指阳光广洒大地,强劲而长养万物
“昜”为太阳的“阳”的本字
文化
“山南水北为阳”
“阳”就是指向阳的地方,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就是“阳”
从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上来讲,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是和中国的山脉与水脉有关的
我国中国地名中带阳的,很多都和山南水北有关
衡阳(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
洛阳(河南洛阳作为千年的古都,在历史上建朝故城多是在是处于洛水的北边故而得名)
淮阴(因古代县域在淮河南岸(水之南为阴)而得名)
山阴(恒山的北面(山之北为阴)而得名)
关于“阴阳”的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阳”是指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hè]。”
小篆
背诵
《说文》“阳,高明也。”
山南水北为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