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理论基础 |
护理伦理学理论基础
1.生命论
生命神圣论p20
作用
局限性
生命质量论p20
基本内容
生命价值不仅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其存在的质量;不应该单纯追求生存时间,更应该关注生命质量
标准分为三个层次
主要质量
指个体的身体和智力状态
根本质量
指个体在与他人、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生命活动质量
操作质量
指利用量表、诊断学标准等客观手段测定的生命质量
作用p21
为人口政策、优生优育、生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人们认识和处理生与死的权利、生与死的选择等问题提供了参考标准和理论依据
局限性p21
难以体现社会价值
生命价值论p21
判断标准
取决于生命的内在价值,即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和劳动能力
取决于生命的外在价值,即个体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社会价值
意义
为医护人员医疗、护理等行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个理论的有机统一p21
4.道义论
道义论概述p24
道德评价的根据是动机,不看结果
分类
行为道义论
依靠直觉、良心和信仰判定行为的道德与否
规则道义论
以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来确定或约束某些行为
学派
一元道义论和多元道义论
道义论伦理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
为医疗时间活动奠定了道德基础
有利于培养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医护人员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追求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
局限性
忽视了行为的结果与价值
忽视了护理对他人、对整体社会的道德责任
忽视了病人自身在健康保障中的义务和责任
道义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规范护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护理伦理的建设起积极作用
2.人道论
人道论概述
概念P22
我国现代医学人本论的发展历程
对革命的医学人道主义的探索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人道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爱护、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生命、权利、人格
5.功利论
概述
判断标准
行为的结果
主要思想
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
快乐又质与量的要求
快乐不仅是行为当事人的快乐,还应包括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分类
功利论伦理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
在医疗保健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局限性
忽视了对个人意图和行为动机的关注
行为的后果和效用本身难以进行定量和计算
功利论会造成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功利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解决护理实践中有限卫生资源的分配问题
时刻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3.美德论
美德论概述
美德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p24
护理道德品质
值得信赖、保守秘密、诚实、虔诚、奉献
仁慈、严谨、公正、进取、协作、奉献
护理专业能力
专心工作、镇定、敬业、敏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