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造字
《说文》讲:“出,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
字形
甲骨文的“出”字取象于人事,从家里头向外迈出之形
下面部分就像穴居的洞穴,半穴居的样子
上面部分是脚板(止)
甲骨文的字形又加了半边路
小篆的“出”字取象草木滋生、长出之形
上面部分是草木的样子
下面部分是地面
文化
指离开
外出则离开本地
比如出发
《诗·小雅·宾之初筵》中:“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指出现
从此地离开,则会在其他地方出现
进而引申为出现、显露
比如出名、水落石出
又引申产生和生产
《周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指愉悦和超出
《周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指往外拿、拿出
最著名的“出”就是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出师表》, “出”字的风采几乎全在诸葛亮一人身上。
初出茅庐
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第一功。
六出祁山
表现了蜀相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的坚毅品格。
前后两篇《出师表》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忠肝义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丈夫。
小篆
诵读、背会
《说文》讲:“出,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