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懿东
在线
关于互联网和数据的困惑
今天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有多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数据变得在线了,这恰恰是互联网的特点。所有东西都能在线这件事,远比“大”更能反映本质。如果快的打车使用的交通数据不在线,那它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今天的淘宝数据值钱,因为它是在线的。写在磁带和纸上的数据,作用是有限的。
目前还没看到一个将产品和数据结合得很好的例子。非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功能一定是它的价值所在,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数据才是它的价值。做航旅信息的产品很多,航旅纵横的数据很实用
前几天碰到叶凯(北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CEO),他说游戏做来做去,最后发现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几个机房里来回复制数据很痛苦。我猜测,他认为完全靠直觉做游戏已经不够了,数据可以帮他做这件事
云计算是关于信任的生意
在思考云计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云计算是关于信任的生意。包括虾米、短趣,之所以能搬到阿里云,都是因为信任。中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一张纸上盖个章,就让人相信它是财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今天的我们反而大大落后了,我们不相信信用卡,把信用卡当成借记卡用,这是很大的问题。
有人说他要做三年赚200亿美元的互联网项目,但他要依靠别人的云计算服务,他能相信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没有这个勇气,是不可能创新的。如今的中国就存在这样的机会。
保险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开一个保险公司,必须要开设办事处。没有人敢说,现在办理保险业务可以不签书面委托书。但是,可能就在近期,中国会出现一家保险公司——这是全世界第一家没有办事处的保险公司。不需要在纸上签署任何东西,在线就能做完所有事情。
做app是在别人的花园里弄盆栽
移动互联网创新可以超越app创新的范畴。今天app上的创新,有点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盆栽小花。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了一个花园,你种点花草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是去花鸟市场买盆栽。但是你要想做点有生命力的东西,还是有挑战性的。你要跑到大森林里开拓,才能做有生命力的东西。否则它叫你的产品下架就得下架,还是有问题的。当然,也有人认为那个花园是一个很好的环境 。但是在中国这个背景下,我们确实还可以做些革命性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们也还不知道
今天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却不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很难创新的。
数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靠最小的成本去产生最大的价值
千万不要想着利用数据去改进一个现有业务,那不是大数据应该做的事情 ,而是应该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亚马逊曾把推荐产品的业务做到全球最好,但那是在大数据的早期,如果它现在还每天想着怎么把推荐做得更好,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没有希望
云和计算的错位
现在很多人依然只是把互联网视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思路和生意模式的改变。“如何定义互联网企业,它需要满足两个特征,一是要有云计算,二是要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用数据来优化业务”
竞争力不是从书上读到的,它一定是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形成的,循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才能够形成竞争力
离线和在线的纠结
今天,互联网继续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虚拟现实、物联网、兴趣图谱、社交体系等各种新词出现在媒体、讨论会或展会上。互联网时代的每一天,都好像有全新的科技创意诞生。科技,犹如失控的野马群,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狂奔,气势汹汹,难辨方向,影响着每一个人。
从信息到数据的进化
数据是战略资源
真正的竞争力,是把所有人都可能拥有的东西变成财富,让沙子变成硅,这才是核心
英特尔是“点沙成硅”的集大成者。这家成立于1968年的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在沙子里找到了价值,它用硅生产出来的微处理芯片带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世界
金子不会成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大部分的金子来自南非,但南非并不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真正的竞争力,是把所有人都可能拥有的东西变成财富,让沙子变成硅,这才是核心
如果说过去30年是计算机或软件的时代,那么未来30年就是计算和数据的时代
飞利浦在2014年法兰克福照明展上着重展示被称为“City Touch”的智能照明管理系统,可为城市照明节约70%的能源,引起了很大反响
从计算机到计算的进化
没有公有云和私有云,只有公共云
没有公有云和私有云,只有公共云计算就是公共服务,只要是想卖软件和三件产品给你的,肯定就不对
世界上有一家半公司是阿里云的榜样,一家是亚马逊,另外半家是谷歌,阿里云希望成为另外一家。大部分公司不是不想做或者没在做,只是做得还不够彻底,拥抱云计算也需要勇气。从计算规模上来说,谷歌应该比亚马逊大。但谷歌的计算资源大多还是面向自己在用,亚马逊才是真正把云计算变成了公共服务
知名社交网站pinterest也利用AWS,只用了9个月时间访问量从5万迅速升至超过1700万,现在已达4800万,公司存储在亚马逊平台上的数据也超过了400TB
亚马逊带来一个的最大的好处,是让大家明白一件事——计算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
其实私有云热衷者,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公有云不安全
利用云利用了大家对安全的担心向人们兜售三件和软件产品
众神助“飞天”之梦想,计算成创新之动力
飞天,是亲近水的一位神的名字,是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之神。和飞天一样,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也被赋予了上古诸神的名字: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开天辟地,开天辟地承载一切的基础之神——盘古;负责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模块的是占卜和预测之神——伏羲;从底层上监视和处理导致集群性能下降的集群诊断系统——华佗;负责网络连接模块——夸父;监控系统——神农;集群部署——大禹……借诸神之名,映射出的是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
华佗可以针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故障磁盘管理以及系统异常处理,产品工程师也可以通过它做流程和管理自动化的工作。同时,不必再做几分钟的快速人工修复,而是当故障设备积累到一定量后批量地做替换,大量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阿里云的客户开始时来自集团内部,2010年上半年为阿里金融、全网搜索、邮箱等提供技术支撑
1925年,威利斯 开利(Willis Carrier)说服派拉蒙电影公司在纽约时代广场新建的里沃利大剧院安装了空调系统,承诺能为观众提供凉爽的空气。剧院开张时非常成功,人们纷纷涌向剧院,空调变得和电影本身一样吸引人,清凉之感彻底征服了美国人。大部分美国人第一次享受空调就是在电影院里面。派拉蒙的总裁阿道夫 朱克尔(Adolph Zukor)特意从加州过来,感受清凉的空气。人们突然发现,在夏天这个没地方去的季节,有一个叫作电影院的地方,又凉快,又有电影可以看,十分了不起,于是扎堆涌过去。过去夏天没办法开业的电影院,一下子就成了夏季最大的娱乐场所
不是“去IOE,而是计算去掉了计算机”
“云计算平台+自有技术+开源软件“会是一个基本格局,依靠收取许可和服务费的传统商业软件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如何消除用户对云计算安全的忧虑?安全忧虑的本质是信任问题,唯一可以解决信任问题的方法是透明,透明真的是唯一的方式,我们需要一个透明的机制。今天阿里的很多客户都是从亚马逊搬来的,同样也有客户因为不满意阿里的服务而搬到别处去了。云计算是有黏性的,但今天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环境,没有人有能力画地为牢
2012年的双11,阿里巴巴创造了191亿元的日交易额神话,尽管和2015年的912亿元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它对云计算却有特殊意义。阿里云计算平台处理了淘宝和天猫20%的订单,并且实现了流量剧增零故障、零订单遗漏。在云平台上,更有日订单数近60万的天猫商家,其交易量已经达到当时中国除淘宝以外其他B2C市场一天的订单量
一些商家并不完全相信阿里云平台,它们仍然部署在自有的IT基础设施上,当活动开始,交易量暴涨,突然出现服务器能力不够时,阿里云立即协助商家在十几分钟内迅速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保证其交易顺利继续,有几家企业就是这样在半夜12点时完成迁移的
2013年5月17日,阿里集团最后一台IBM小型机在支付宝下线。这是自2009年去IOE战略透露以来,去IOE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去IOE指的是摆脱掉IT部署中原有的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以及EMC存储的过度依赖。告别最后一台小型机,意味着阿里集团尽管还有一些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但是IBM小型机已全部消失。7月10日,淘宝重中之重的广告系统使用的Oracle数据库下线,也是整个淘宝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成为阿里巴巴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去IOE也引起了IT界的热议和思考,技术重新选型蔚然成风
从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网
不是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网
有些东西,你不见过足够多的人不足以做出判断,很多事都不是在家里可以想出来的,一定要走出去
追寻在线凌云梦
传统和创新同行,大和小同台
2013年9月26日,天弘基金上云成功,天弘基金不仅成为金融行业第一家完成核心结算系统基于云计算去IOE公司,更将清算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半小时,交易并发峰值从每秒500笔扩容到每秒5000笔,当日交易数从每日最高1000万笔扩容到3亿笔,支持的有效用户数扩大到1亿
之前,天弘基金只是国内一家不知名的货币基金公司,然而根据互联网女皇玛丽 米克尔(Mary Meeker)2014年的报告,它已成为全球三大货币基金公司之一
从门洛公园到云栖小镇
云栖初心,为了创业者
阿里集团习惯用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有多大来评估业务,盈利则是副产品
然而,真正用上云服务器之后,早期用户却发现阿里云平台虽然网络非常出色,但服务并不稳定,故障率偏高,偶尔还会发生数据损失,I/O性能较差更是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当这些问题随着平台不断改善都逐渐得到了解决之后,王坚却发现一个更大的问题:服务意识
互联网、数据和计算的聚变
数据本没有价值,就像你留在地上的脚印,直到你有计算能力去处理才会产生价值。计算,如同其他基础设施一样,能够把沉寂的数据“沙子”变成经济、产业、财富的“金矿”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让计算成为人类的能力让数据成为世界的财富
计算成了公共服务,是能源动力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电变成公共服务的国家,所以它在工业领域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如果能够把计算变成一种公共服务,有可能让中国迎来一次跨越性的发展
聚变产生的计算经济
互联网变成基础设施,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计算变成公共服务,这三者结合裂变的结果是新经济的出现,我把它称作计算经济,它是在线时代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