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跃迁》这本书的脑图 |
跃迁
概括
1.1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1.1.1信息变多,思考变潜
1.1.2机会变多,竞争跨界
1.1.3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1.2新时代,你需要作出哪些改变
1.2.1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1.2.2联机的独立思考
1.2.3人机合一
1.3利用底层规律paradigm,激发跨越式成长
1.4实现自我跃迁的三个阶段
1.4.1认知跃迁:打开全新的视野
1.4.2能力跃迁:能力和水平上升一个台阶
1.4.3能级跃迁:价值从内向外发声改变
1.5把不重要的技能外包,集中发挥核心技能
1.5.1第一次外包:语言产生,人类从个体蛮力走向群体协作,讲故事陈伟新科技
1.5.2第二次外包:书写和印刷术,读写能力成为新宠,科技人文经济爆发
1.5.3第三次外包:互联网出现,记忆能力外包给了搜索,协作外包网路,体力外包机器
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2.1选择“更少但更好”的事
机会多,概率小。选择比执行更重要
只打甜蜜区的球,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高价值,可迭代,护城河
2.2二八法则的三次方
20%20%20%时间,把专业知识提升到80%80%80%
新东方精神是让最优秀的20%的老师形成互联的小圈子,整体形成
企业气质。
中学教学市场,好未来专注教研,挑选最优秀的学生。
好未来的市场领域,是专注于每个市场的头部,形成战略优势胜
利。
2.3占领系统的头部
2.3.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思考价值,他相信只要方
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总裁助理,
高手总是选择窄门。
2.3.2思考差异化优势
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
外语,金融,对外
2.3.3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从鸡头变成凤头
给技能做减法深挖个人优势,其余工作外包
孵化器总牵头
2.4高手如何保持优势
2.4.1专注
2.4.2小优势持续迭代
跃迁者的心法
5.1面对世界,开放而专注,进入系统
1. 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 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4.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6.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7. 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 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5.2面对自己,迟钝而有趣,智慧而超然
1. 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 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 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4. 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5. 多元,定期做点儿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6.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7. 放下焦虑,不要放下好奇心。
5.3面对他人,简单、善良、可激怒、宽容(博弈最佳策略)
5.4面对不确定,善良些吧
从一个很功利、顶级聪明的角
度出发,最后推导出来的东西,往往会是善良的,顶级的善良。
1. 善待亲人,形成正循环;
2. 做足够大的梦,才会有足够多的人帮你;
3. 快速成长,并让别人看到;
4. 懂得陪伴,朋友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别评价,也不用着急解决,
陪伴就好;
5. 广结善缘——能力范围内的,能帮就帮一点儿,恰当接受别人的
感谢。
善良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我们面向未来、连接和不确定,善良
即使不总是正确的选择,至少也是大概率的正确选择。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说:“善良比聪明更难。”其实,善良和聪
明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够善良的人,其实是不够聪明,而顶级的善
良,需要顶级的聪明去理解。
找到知识源头,提高认知效率
3.1找到信息源头
3.1.1功利读书法
认知效率: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如何兑现
目标导向(区分阅读目的),即时反馈,难度适中
3.1.2工具箱:萃取知识晶体(知识的提取密码)
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都看过;只好
感叹,你讲得真好。
关联,树状,序列,数据
模仿:看大量知识晶体(导图)--凭记忆画一遍--讲给别人
3.2联机思考:与他人互换知识晶体
举例:申请大学套路教授法,李小龙武术没门派
万维钢: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
学习--思考--分享--联机外界
学会“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答案换答案
认知分包
3.3以问题为导向
3.3.1工具箱:萃取问题单
以后核心技能:提问能力,整合能力
思想夜宴:去中心化,具体
学习速度跟不上问题速度
问题树:真实、高价值、可被解决并知道被解决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
提问及思考
创造的三种形式
灵感:喝啤酒放松
厚积薄发:熬夜
即兴发挥:张口就来
3.4知识IPO:提问input》整合problem solving》输出output
目的导向,问题倒逼学习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交付产品
让知识成为产品,不要成为自嗨的收藏品:把能力封装成产品,高频次刷出去
升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4.1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
只要不改变系统内在的结构和功能,即使替换所有的元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者缓慢变化。
如果说近百年来,物理界最大的两栋楼是宏观的相对论和微观
的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们都致力于连接两栋大楼,那么在工程和科
技发展中,你看到的三座大厦——互联网、自动化、计算机与人工
智能,有着同一个地基,即系统科学。
4.2构建良性回路
4.3层级思考让你把问题看得更透彻
脱困四问:Emotion,Event,Target,Action
4.4如何让复杂的事尽在掌握中?
4.4.1多层布点
迈克尔波特(波特五力)的咨询公司Monitor Group破产
4.4.2单点可控
能力>难度>努力>运气
高考就是建筑师学习的一个控制点,也许并不
是建筑师的核心,甚至有一部分是背道而驰的,但依然是控制点。人生
每一层都要设置控制点。中学——大学——导师——业内大师,人生是
一个自下而上的多层系统,我们没法直接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
最近的,不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再比如你叔叔(报仇的机会来了),他总问我要不要辞职、要不
要出国、要不要分手?其实,要不要离开,永远不是问题,因为这个答
案没有控制点;只有‘离开做什么’才是选择,才有控制点
过去我常常劝大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梦想后再全力投入,现在我会
告诉迷茫的人,如果实在不知道要干吗,不如投身热门行业,参与大城
市的竞争,并且让自己获胜,让自己赚钱。这虽然是人生的弯路,但是
至少不会停滞不前。
4.4.3目标折射
所谓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不再要求一味走直线。在路
线问题上,拥抱折射,在最终结果上专注不动。两点之间,阻力最小的
线最快。
失控
乔老爷子热爱冥想、打坐。他坚持认为自己只要素食加冥想,癌症就会得到控制。
查理·芒格说:“要获得什么,先让自己配得上。”这也是在重新定
义问题——得不得是外控的、无解的,但是配不配是内控的、有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