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中特(上) |
考研政治毛中特(上)
一、毛泽东思想
形成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历史条件可以表述为以上三点,但是笼统地说,也可以表述为:战争与革命
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
《中国各社会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遵义会议以后至抗日战争结束, 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阐述)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活的灵魂的提出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者关系
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精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
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就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毛泽东本人的评价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理论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清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两半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主要的)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基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国找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以及对中国经验教训的概况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总路线的提出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表述了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对象
革命动力
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革命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领导权意义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条件
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的关键
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领导实现的基本策略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在政党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实行由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
社会主义革命:反资反私
两步走的关系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两步之所以能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民主主义革命包含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因素,如领导者,指导思想等
一次革命论的错误
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极具特色的一项
文化纲领
民族的
反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科学的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大众的
民主的文化,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提出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割据武装
(确立下来)抗日战争时期
《战争与战略问题》
道路的必然性(依据):国情
道路的可能性
群众基础
客观条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坚强后盾: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主观条件:党的领导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道路的内容
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经验
三大法宝:《<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情
两半,两头小(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中间大(农民,小资)
革命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的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统一战线的经验: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关系:和农民。最根本的经验:处理好和资产阶级的关系
武装斗争的经验
党的建设经验
革命的问题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土地问题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949——1956年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领导地位,而不是主体地位)
个体经济
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过渡)
私人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过渡)
五种经济成分对应关系
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农民小资——个体经济
民资——私人资本主义
三种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 民资
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主要任务:消灭资本家,消灭私有制
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总路线: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互助合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个体经济积极性,互助合作积极性)提高。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阶级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阶级
步骤
互助组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生产合作
方针: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步骤
手工业供销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法: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必要性和可能性(背诵笔记p100)
改造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对资本家的改造: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和平的方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分析题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使占有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又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独特创新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为一组易混淆考点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个内容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
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提出在《论十大关系》
成果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提出在《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基本矛盾(非对抗性)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则采用民主的方法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
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
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成果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工业化道路问题: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也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走工业化道路要求P104
其他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特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经验教训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