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造字
《说文》:
“调,和也。”
字形:
左边是“言”,代表着说话
“言”的本义就是说话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甲骨文的字形
嘴里伸出来一个舌头,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
右边是“周”,表示周密、周到、周全,用言语使和合,就是协调的意思。
《说文》:周,密也。
字形
最早的“周”的字形是耕种的田地,“田”里面加四点
郭沫若先生认为,“周像田中有种植之形”
金文时下面加“口”
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指说话(口)严谨周密。
文化
“和”
“和”在中国的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几乎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控制好,这叫天下之大本,一个人真正的修身的最根本的部分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如何去表达都能够合理合度,目的是使周围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周代专门设有“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的“调人”之职
“合得周密谓之调”
“和”的程度和标准
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调”又音diào
选拔或提拔官吏叫调动、调级
戏曲和歌曲的韵律、歌曲的谱子
一个人说话、读书的腔调
人的风格才情,格调、雅调
小篆
背诵
《说文》:“调,和也。”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